亿晶光电(600537.SH)这家公司大家听过吗?
时间回到2011年。
(资料图片)
成立于2003年的亿晶光电,成功借壳“海通食品”登陆资本市场,成为A股“光伏第一股”。单就上市时间来说,亿晶光电比隆基绿能(601012.SH)早了一年时间。
靠着“借壳上市”概念,亿晶光电的股价在三年时间上涨了20倍,一时间风光无限。不过,在那之后,这家公司就成为了广大散户的噩梦。截至2012年底,亿晶光电的股价从最高的29.84元一路下跌至3元附近,跌幅超90%。在那之后,虽然股价有所起伏,但再也没能重回高点。
业绩方面,亿晶光电也对不起“光伏第一股”的头衔。
2012年,也就是亿晶光电登陆A股的第二年,光伏行业进入了寒冬。这一年,亿晶光电净利润为-6.88亿元,同比下降750.4%。由于没能够完成借壳上市的业绩承诺,公司实控人及一致行动人陷入困境,背负了超10亿元的负债。
在此之后,公司业绩持续摆烂。
2013年-2022年,亿晶光电十年净利润之和为-5.32亿元。也就是说,如果加上2012年,亿晶光电借壳上市之后不仅没有赚钱,而且亏损超过了12亿元。
在此背景下,公司实控人荀建华也不打算要公司了。
2017年,荀建华与勤城达商定,将其持有的亿晶光电2.35亿股、约占公司总股本的20%,以30亿元的对价转让给勤城达投资。到2019年3月底,荀建华的持股比例降至15.37%,让出第一大股东地位;到2023年3月底,这一数字进一步降至3.72%。
不出意外的话,作为公司曾经的实控人,荀建华接下来大概率会继续清仓式减持,6万名股东沦为接盘侠。
注意,这里面还有个小插曲。
前面提到,荀建华与勤城达达成了30亿元的股权转让协议,但是,公司却隐瞒了控制权发生转移这一事实,并且包括股权质押、董监高调整等重大事项均未对外披露,被监管部门点名批评并处罚。只是,处罚金额仅有30万元。
就在大家认为荀建华将要退居幕后、颐养天年的时候,荀建华带着他另一家公司——华耀光电,开启IPO之路。
可能有人要犯嘀咕了,难道这是一段充满励志色彩的二次创业故事?
我们认为,与其说是励志故事,不如担心说华耀光电会不会二次割广大股民韭菜。
理由是什么?
第一,华耀光电的主营业务跟亿晶光电一样,均是光伏领域,只是跟后者相比,华耀光电更加聚焦在单晶硅和硅棒环节;第二,华耀光电的董监高中,绝大多数骨干来自亿晶光电。
当然,这并不是华耀光电的“原罪”,毕竟老部下知根知底嘛,但异常出色的公司业绩让人难以置信。
华耀光电成立于2019年8月,距今不到4年时间,共拥有25项专利但发明专利为0。就是这样一家公司,营业收入却从2020年的1.47亿元增长至45.6亿元,净利润更是从324万元爆增至2.87亿元。
原班人马创业,在没有超级厉害发明专利、光伏行业格局没有颠覆性变化的背景下,公司刚成立即实现了业绩指数级腾飞,是不是有些不合常理?一方面,亿晶光电2019年-2021年出现巨额亏损;另一方面,华耀光电却又书写业绩神话?
退一步说,如果公司真的这么牛、业绩增速这么高,为何成立不到4年就迫不及待IPO,这对大股东来说是最佳选项吗?
除此之外,还有一个地方值得警惕。
2021年5月,华耀光电的估值为10亿元;到2023年公司递交招股说明书,拟募集29.05亿元,此时的估值已经提高至百亿元。也就是说,两年时间估值提高了10倍,要知道,亿晶光电目前的市值也只有80亿元。
那么问题来了,这到底是为了馈赠二级市场股民,还是为了故技重施继续割股民韭菜?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