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 首页  >  >资讯 > > 正文

简讯:红楼梦里的宁国府多脏多可怕?贾珍做的这三件事,一般人做不出来

2023-05-31 10:16:24    来源:个人图书馆-liuhuirong

《红楼梦》中有两大家,一家为荣国府,一家为宁国府。


(资料图片)

两家都属贾府,但因主人不同受封,这才有了后来的两大府邸。

故事当中以双玉居住的荣国府为主要场所,宁国府中的故事虽然不多,却很好地起到陪衬作用。

人人只说荣国府的新仇旧恨,但一提起宁国府时,面目中不只是局限于话家常的八卦申请,往往还得填上一丝嫌恶。

这是因为宁国府太脏太可怕,而这一切皆因其主人贾珍做的事情一般人做不出来。

细数他做下的“丑事”主要有三件,但却是件件都能震碎三观。

01 宁国公贾珍

在《红楼梦》这本小说当中,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很饱满,有恶的一面也不失有善的一面,但唯独宁国公贾珍。

他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反面形象,曹雪芹用这个人物讽刺了封建社会当中,隐匿于上流社会的污垢。

贾珍的父亲贾敬无心于朝堂政事,一心只想寻道。

很快,他就选择让贾珍接管宁国公的头衔和大小事宜,这就相当于给贾珍机会为非作歹。

起初,贾珍还会受到长辈的约束,可自当接管宁国公头衔后,宁国公上下无一人再能约束得了贾珍,宁国府也开始变得乌烟瘴气。

在外人的眼中,宁国府就是一个肮脏之地,而在荣国府长大的宁家小姐打死也不愿意回到家中,甚至一度要和宁国府断绝关系。

很明显,小姐一定是知道宁国府的肮脏之事,所以才会如此抗拒。那么这些肮脏的源头—贾珍到底都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呢?

02 私通儿媳妇

宁国府的黑暗不只和贾珍有关系,儿子贾蓉也有脱不开的关系。

书中虽没有点明,但是从多处细节看得出,贾珍同自己的儿媳秦可卿私通,并且贾蓉知晓这些事。

这句话里除了点明二人的不伦以外,还隐藏着一个重大的信息,那就是贾蓉纵容了父亲的行为,又或者说他压根反抗不了自己的父亲。

没错,贾珍确实看上了儿媳妇秦可卿,并且很有可能是强取豪夺。

秦可卿是宁国府少有口碑极佳的人,在她死之后,无论是长辈平辈,还是晚辈下人,无一不是真心为她的离去感到难过,就连贾母这样见多识广的人也称赞秦可卿是个可人儿。

因此,秦可卿大概率不可能自主和自己的公公发生这样的事情,她的行事作风与口碑在此时成为印证贾珍丑恶嘴脸的实证。

下人焦大喝醉以后戳破了贾珍最后的遮羞布,虽没有说明当事人,但是原文点明焦大骂的正是贾珍。

在秦可卿去世以后,贾珍的表现过于激动,他比秦可卿的丈夫贾蓉还要关注秦可卿的葬礼,不管是在葬礼的规模,还是在痛心的表现上,这些都不像是一个老公公会有的态度。

葬礼上的人们看着贾珍的样子都恨不得吸她一口,秦可卿为何如此年轻就早早离开人世,很大原因都与贾珍有关系。

03 尤氏姐妹:贾珍的两朵解语花

如果说秦可卿是身不由己,只能服从自己的公公,那么尤氏姐妹却不一样,贾珍与她们来往十分自主。

倘若说尤氏姐妹不过是寻常人家的女子,贾珍与她们来往也无可厚非,但贾珍的老婆尤氏是这两女子的姐姐,这就让关系变得十分尴尬。

书中曾经描述过一段听闻尤氏姐妹来到宁国府,贾珍父子二人的反应。

当时贾敬去世,贾珍和贾蓉按照惯例需要在国孝,两个人都不在家中,当得知尤氏让丈母娘把尤二娘和尤三娘一并带到家中,两个人不管不顾地便飞奔回家。

书中描写贾珍连夜奔驰快马,甚至都不到店中休息,可见贾珍有多么着急见到这对姐妹花。

贾珍与两个小姨子暧昧并不是最可耻的,最可耻的是他把自己的儿子贾蓉也教坏了。

贾蓉从小成长于这样的环境当中,心思早已经不再纯洁,他知道父亲欺负自己的媳妇,这样违背纲常的事情对他而言再正常不过。

对于贾珍染指的两个小姨子,贾蓉也丝毫没有尊重的态度,他甚至直言不讳自己的父亲想两个小姨子,甚至会与尤二姐在一起调笑。

种种迹象都很难证明贾蓉与这对姐妹之间是清白的,这些都是贾珍种下的恶果。

04 最后一项:变态至极

倘若以为违背纲常就是贾珍做下最坏的事情,那你小看了贾珍。

细细观看贾珍的生活起居,你必然能够发现一个奇怪的地方,那就是服侍贾珍起居的都不是什么丫鬟,而是清一色的男孩。

这些男孩无一例外都长得粉雕玉琢,面目清秀,年龄大都不会超过十五岁。

贾珍之所以会在身旁养着这么多的男孩,原因在于他有一个特殊癖好。

在贾珍的一生当中,不乏多的是荒诞的事情。

贾珍是《红楼梦》中,彻头彻尾的反面人物。

他罔顾人伦,实为一个好色之徒,就是因为他的存在,昔日受人尊敬的宁国府被世人看成了狼巢虎穴,宁人人都碍于宁国府的势力不敢当面顶撞,但背地里都恨不得吐贾珍几口唾沫。

这样的人物角色也暗示了贾府必然落败的结局,贾珍就像隐藏在贾府这个庞大身躯中的毒瘤,一时的风平浪静不过是毒瘤发作之前的潜伏期。

一旦到了时间,它就会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人体的各个地方,最后破坏所有的免疫系统。

关键词:

«上一篇:欧洲能源危机的大赢家:美国经济 »下一篇: 最后一页